寶寶不管如何的看護都無法避免受到一些意外,摔倒、擦傷、碰傷、刮傷,誤吞異物甚至是農(nóng)藥等,這時候媽媽們不要過于驚慌無措,穩(wěn)定自己的情緒,給寶寶提供正確的急救措施才是當務之急。 一、呼吸道異物 寶寶在吃花生米、瓜子,或將異物含在嘴里玩耍時,突然出現(xiàn)嗆咳、氣急、表等情況,可能預示這些食物或異物進入氣管,應急送醫(yī)院搶救。有時情況非常緊急,窒息若不及時解除,寶寶可能在幾分鐘內(nèi)喪失生命。因此,一旦發(fā)生呼吸道異物,應立即加以清除。 急救 (1)倒垂擊背法:可左手提起寶寶的雙腳,使呈倒立狀態(tài),然后用右手掌用力在寶寶背部拍打數(shù)下,使異物松動脫落吐出。對于較大些的寶寶,搶救者一膝跪地,另一膝屈曲成90度,然后使寶寶身體前傾,胸部靠在屈曲的膝上,再用手掌在兩肩胛骨之間用力連擊數(shù)下,迫使堵塞物松脫吐出。 (2)指摳咽喉法:異物停留在咽喉部,可用此法摳出。 二、燒燙傷 媽媽在燙奶瓶,很多寶寶都發(fā)生過被燙傷的事情。普通的家庭燙傷(ⅠⅡ度燙傷),如果冰箱里備有一支復方金花油那就再好不過,燙到后馬上拿出來擦,半小時就止痛了,水泡都不會起。此外、京萬紅、完美蘆薈膠也是可以作為燙傷急救的用品,但效果不如前者。如果家庭藥箱里什么都沒有,需及時就醫(yī),不宜自行用蜂蜜、牙膏等處理,以免延誤病情。 三、鼻血 寶寶在跑動、玩耍時很容易摔倒,碰傷鼻子而引起流血;此外,干燥的空氣很容易造成寶寶鼻腔內(nèi)水分缺乏,引起寶寶流鼻血。 急救 按壓鼻翼:寶寶鼻子出血時,媽媽要用食指與拇指的第二指節(jié)僅僅的按壓住寶寶的雙側鼻翼,因為寶寶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中隔的前部,壓迫寶寶鼻子的雙側鼻翼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。 冷敷:媽媽在采用按壓寶寶鼻翼為寶寶止血過程中,可以將毛巾透濕、擰干后敷在寶寶的額頭,幫助寶寶止血。 護理 檢查:如果出血量比較大,媽媽要帶寶寶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,避免再次出血。 控制活動:寶寶鼻子出血后要控制活動,避免寶寶鼻子受到碰傷而再次出現(xiàn)流血癥狀。 預防 涂油:在干燥的季節(jié)可以通過油預防寶寶鼻子出血。媽媽可以在寶寶鼻腔干燥時用甘油、橄欖油、茶油、復方金花油等滴鼻,或者是用干凈的棉團蘸水擦拭鼻腔。 飲食控制:冬末春初,媽媽切忌給寶寶多吃炸煎、肥膩的食品;媽媽可以給寶寶多準備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,并且要注意及時補充寶寶身體內(nèi)的水分,適量服用維生素。 預防疾病:媽媽平時需要注意預防寶寶患扁桃體炎、肺炎、感冒等傳染病,這些疾病會導致寶寶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腫脹,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引發(fā)出血。 溫馨提示 ● 莫名出血 如果寶寶經(jīng)常莫名其妙出現(xiàn)鼻出血癥狀時,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。很多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白血病等都會引起寶寶鼻出血,因此媽媽需要格外注意。 四、扭傷、摔傷淤腫 24小時內(nèi)先冷敷或冰敷,以利于血管收縮,減輕出血,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。 24小時后每日可熱敷,以利于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減輕水腫。 治療方面,兒童不宜內(nèi)服活血散瘀藥物,推薦外用云南白藥酊、廣西黃藥活絡酒,而后者效果更佳,對于促進微循環(huán),消腫止痛效果很好,新的扭傷一個禮拜以內(nèi)就可以徹底痊愈。 五、貓狗咬傷 沖洗傷口要分秒必爭,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傷口上的狂犬病毒沖洗掉。沖洗前應先擠壓傷口,排去帶毒液的污血,但絕不能用嘴去吸傷口處的污血。如果傷處在四肢,應在傷口上方結扎止血帶,然后用大量的清水(10000毫升以上)或鹽開水清洗傷口。 只要表皮有破損,都必須及時注射疫苗。注射疫苗后,寶寶必須及時補充營養(yǎng),不可劇烈活動大量出汗,否則會造成體虛,影響體質(zhì)。 六、流血創(chuàng)傷 急救 物理止血:用干凈紗布按壓傷口止血。不可用卷紙。 藥物止血:如果家庭備有云南白藥、珍珠生肌散,可馬上外敷,止血消炎促進愈合。 寶寶流血止住后,媽媽要用干凈的紗布放在寶寶傷口上包緊,這樣可以避免空氣中的細菌侵蝕傷口或再次出血。如果傷口開裂大于1cm,需到醫(yī)院進行縫合術。 消毒:媽媽可以每日在寶寶傷口處用碘伏或雙氧水等擦拭,殺滅傷口處的各種病菌,防止寶寶傷口感染。不建議用紅貢水、龍膽紫等擦拭傷口,一則會影響傷口情況的判斷,二則會造成色素沉淀。 七、藥物、食物中毒 寶寶誤服毒物如老鼠藥、殺蟲劑、農(nóng)藥,或過量藥物時,或食物中毒,如吃了毒蘑菇、霉變甘蔗、發(fā)芽的土豆等,均可能發(fā)生中毒。 急救 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誤食了可疑會中毒的毒物或食物,在送醫(yī)院之前家長可先用手指刺激咽喉部,使滯留的胃內(nèi)的毒物盡快嘔吐出來,以減少毒物的吸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