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1xiaowang 于 2011-10-24 14:45 編輯
1.創(chuàng)造機會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幼兒園的做法值得我們家長借鑒。如小班的孩子是自己的事情學著自己做;中班的孩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;大班的孩子是老師的事情幫著做。根據不同年齡提出不同要求。 注意事項:家長不要怕孩子做不好,或把原本由大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反倒讓孩子搞得更麻煩了。孩子今天做不好,明天做不好,經過長期的鍛煉,總有一天會做好的。孩子自理能力增強了,就容易產生有把握的感覺,也就容易建立自信。 2.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,尊重孩子 無論家長覺得孩子的事情在自己眼里多么小,多么不起眼,也不要輕易下結論,而是耐心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,關注他所關心的事情。比如:“這本圖畫書的小人兒真有意思,他的頭發(fā)哪里去了,怎么不見了?老天,是不是風刮走了?”孩子本來是讓你看圖畫書上的小人兒的,如果家長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,甚至能延伸孩子的想象和興趣,孩子自然會有一種被理解被關注的感覺,自信心也會由此建立起來。 3.創(chuàng)設條件,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,引導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做“小主人”:請孩子或父母的朋友到家里來,由父母做示范,鼓勵孩子做小主人。由孩子招待客人,剛開始只是讓他做些簡單的事情,比如分水果就可以了,目的是讓他習慣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如。進而可圍繞他喜歡的動畫片聊聊他喜歡的人物。然后,再把孩子們組織在一起玩游戲。也可以參加其他家庭組織的聚會。 注意事項:這樣的聚會只是為孩子學會交往舉辦的,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可以把工作上的事放在其他的聚會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