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媽米
- 29
- 經(jīng)驗值
- 7
- 在線時間
- 0小時
- 昵稱
-
- 寶寶生日
- 2010-02-01
- 注冊時間
- 2012-2-22
- 帖子
- 3
- 閱讀權(quán)限
- 10
- 積分
- 7
- 精華
- 0
- UID
- 7466022

- 寶寶生日
- 2010-02-01
- 帖子
- 3
|
識字量不夠是造成這一現(xiàn)象的罪魁禍首。原來四年級以后應用題開始全面出現(xiàn),應用題需要相當?shù)淖R字量,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,這是解決應用題的基本前提。如果一個孩子識字量大,就不會遇到理解的障礙,但識字量小的孩子,根本就搞不明白應用題的要求,需要借助老師讀題,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。
作為中國人,學習漢字成了難題,這實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。而漢字難學的關(guān)鍵出在識字太慢、太晚、太少,造成了閱讀晚、閱讀量小,理解能力差、學習興趣弱。識字成為孩子成才的攔路虎,而這一切都是由漢語錯誤的教學方法造成的。家長的一些認識誤區(qū),也耽擱了家庭教育的補進機會。
我國現(xiàn)行的教育體制是:學前兒童不提倡識字,入學后漫長5、6年的時間通過近30萬字文章的學習掌握2500多個常用漢字,平均每天的識字量僅為1.14個。孩子們因為學字晚、慢、難,導致他們表達能力、閱讀能力、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差,造成了小學生不能閱讀、不會閱讀、不能自學。小學生靠數(shù)學由老師讀題,孩子的“課業(yè)負擔過重”,直接導致了小學四年級的學習成績分化。
家長的一些錯誤觀念和認識誤區(qū)讓孩子喪失了補救的機會。
1、認為“孩子太小不容易認字”
0-6歲是大腦發(fā)育最快的時期,也是兒童學習的最佳時期,大腦的重量相當于成人的80%,這個階段孩子記憶力驚人,需要大量的接受各種信息,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講,識字不是負擔,而是生理需要。反之,錯過了大腦發(fā)育的最佳時期,同樣內(nèi)容則要多花6至7倍的時間。而且大腦的發(fā)育一旦完成,形象記憶的效率就非常低下,識字就會慢的多。
2、孩子沒必要早識字
識字是左右腦開發(fā),能夠有效促進孩子的智力發(fā)育。在大腦容量基本生長發(fā)育完成后,有效促進大腦細胞間的網(wǎng)絡(luò)鏈接能夠讓孩子變的更聰明,而學習漢字能夠同時調(diào)動左右腦的開發(fā),刺激腦細胞網(wǎng)絡(luò)進行各種鏈接,從而提高孩子的智商。 另外,早識字、識字多可以提前閱讀,閱讀能帶來更多的知識、思考和更廣闊的視野,能促使孩子智力、思維、認知能力等綜合素質(zhì)的提高,對培養(yǎng)孩子的興趣也非常有幫助。
3、“死記硬背不能達成學習效果”
現(xiàn)代心理學研究證明,兒童巨大的記憶潛能正是大腦快速發(fā)育的特征,背誦記憶是兒童最自然的學習方式,錯過這一時期就會錯過人生的最佳記憶期。
4、不能讓識字成為孩子的負擔
一些高素質(zhì)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快樂童年,不希望過多的學習和要求成為孩子的負擔。但問題是,孩子的成長有著自身的規(guī)律,有些事情必須在一定的階段完成,否則就再也沒有機會。在孩子智力發(fā)展最快的時期,要給與孩子足夠的信息,要教會他們基本的技能和工具,這樣才會讓孩子在以后的成長中更輕松、更聰明、更強大。
===============
違規(guī)內(nèi)容已編輯 BY校長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