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媽米
- 47
- 經驗值
- 23
- 在線時間
- 2小時
- 昵稱
-
- 寶寶生日
- 2009-5-16
- 注冊時間
- 2016-7-5
- 帖子
- 11
- 閱讀權限
- 10
- 積分
- 25
- 精華
- 0
- UID
- 44455339
- 寶寶生日
- 2009-5-16
- 帖子
- 11
|
眼看小寶貝發(fā)展出自己的想法,對周遭事物更充滿好奇及探索的欲望,父母若希望提升孩子的思考力,在生活上有跡可循,透過滿足孩子的認知需求以及掌握其發(fā)展重點,有助于激發(fā)孩子無限靈感及思考動機。
孩子從2歲以后,對簡單型的玩具興趣缺缺,開始追求變化及復雜性,譬如2歲以前孩子只會拿著玩具車前后滑來滑去,但2歲后則開始好奇車子的結構,可能會試著將輪子拆下,或改變車子的形狀等。待孩子再大一些,光是玩具車已無法滿足游戲需求,他們可能會需要搭配玩具車組的軌道,或嘗試將不同的玩具小車串連,進行更多探索及冒險性的游戲行為。有些家長看見孩子將玩具車沿著墻壁奔馳、沖撞,總為孩子的調皮煩惱不已,其實當此種情形發(fā)生,爸爸媽媽可評估是否玩具的復雜度,已無法滿足孩子目前的游戲需求。
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思考能力與未來學習力有直接關聯,但其實孩子日后的學業(yè)表現不單只建立在「智商」,而是許多不同面向相互結合所呈現出來的結果,「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專注力即為一大關鍵,因為專心的孩子才能將自己的潛能表達、表現出來,而不專心的孩子即使有很高IQ、聰明絕頂,但學習上仍會受專注力不夠高而遇到瓶頸。」另一方面,EQ表現也是不容忽視的面向,EQ大師高曼不斷在提倡,目前的世代屬于EQ管理較差的階段,同時孩子的專注力也在退步,當孩子EQ與專注力同時往下掉,即便父母投入再多心力盯著孩子的學業(yè),也可能事倍功半。
受少子化影響,父母投入在孩子身上的心力相對提升,為了讓孩子日后的競爭力較他人優(yōu)勢,不少家長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學習多項才藝,或是進行益智相關訓練,「經常遇到家長提問,桌游、認知積木、拼圖等游戲是否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?我覺得這不是必然的,其中一大重要關鍵在于家長所安排的活動中,孩子是否受到啟發(fā)?有無產生穩(wěn)定的熱忱與動機。」
同樣道理,學習才藝時,比起重視孩子的成果展現,家長更應關注除了技巧、能力之外的學習過程,孩子進行活動時的心智狀態(tài)、獲得的經驗等,才是培養(yǎng)學習及思考能力的重點所在。舉例來說,許多孩子3歲后就開始接觸樂器,如果孩**琴、上課的過程,情緒是快樂、享受的,那日后在音樂的可塑性上,應會達到某些程度以上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