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 go 回復數: 0 | 瀏覽數: 837 |正序瀏覽

Rank: 5Rank: 5Rank: 5Rank: 5Rank: 5

寶寶生日
2009-07-13 
帖子
17 
1#
發(fā)表于 2014-10-28 17:29 |只看該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發(fā)短消息 | 加為好友 | 字體大小: tT
    近段時間,醫(yī)院里擠滿了因感冒前來就診的孩子,其中不少孩子的感冒是“捂出來的”。初秋,家長給寶寶過早、過多捂上厚衣服反而容易致病。這是因為寶寶體溫一般都比成年人高,且活動量大,但體溫調節(jié)中樞卻不成熟,捂得過多,寶寶出汗后很容易著涼,引起發(fā)燒、感冒等疾病。

172817rmqgk7q72ummmqt2.jpg



 俗話說:“春捂秋凍,不生雜病”。寶寶也不例外。秋天氣候多變,早晚溫差懸殊。這時候,不要急添厚衣,應有意識地從事一些適宜的耐寒鍛煉,從而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,減少疾病的發(fā)生,這就是人們所說的“秋凍”。在秋季進行耐寒鍛煉可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,增強機體的耐寒力,進而減少疾病的發(fā)生。
  “秋凍”之時給寶寶正確穿衣,家長只要保證“三暖”就可以。一是“手腳暖”,手腳的皮膚神經末梢豐富,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,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,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。不過1歲以內的寶寶手腳更容易變涼,不能光靠觸摸手腳涼熱來增減衣服。二是“肚子暖”,孩子由于腸胃功能發(fā)育不完全,如果著涼容易導致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,甚至肚子痛,極易導致疾病發(fā)生。三是“背部暖”,背部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,減少感冒的機會,但背部不可過暖,否則容易出汗,更容易因背濕著涼感冒。

172843ee25wwnz2nwxv27p.jpg



不過,對于小寶寶來說,體溫調節(jié)功能有待完善,在忽冷忽熱間比成人更易染病。即使要凍,也不可操之過急,應從耐寒鍛煉開始,逐步進行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鍛煉寶寶的耐寒能力。
適當進行冷鍛煉。最簡單的方法是養(yǎng)成用冷水洗手、洗臉喝涼開水(以25℃左右為最宜)及主動接觸冷空氣的習慣。在逐漸降溫的季節(jié),孩子一般都能適應,并且效果顯著。需要提醒的是1~3歲的幼兒,在冷空氣中時間不要過長,一般5~10分鐘為宜。

172901fbjy3m6nqoknobyi.jpg



  添衣循序漸進。氣候剛轉涼的時候,不要立即給寶寶添置過厚的衣服,要循序漸進,逐步添加,這樣在逐漸變冷的環(huán)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,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而增加產熱量,從而有效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。晚上睡覺時,蓋被也不要太厚,房間內可以通風換氣,這樣能讓寶寶呼吸道黏膜接觸更多的冷空氣刺激。

  多進行戶外活動。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,只要天氣許可,就應帶孩子到室外活動活動手腳。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而且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,加強呼吸系統(tǒng)與新陳代謝的功能,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,增強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。外出鍛煉時,既要注意“動”,又不宜“動”得大汗淋漓,特別是晚秋,在周身微熱、尚未出汗時即停止。

  適可而止。萬事皆有度,“秋凍”也不例外,特別是深秋之后,早晚外界氣溫偏低,而午間氣溫偏高,這時要注意及時地適當增減衣服,以防身體過冷而著涼生病,或過熱出汗著風而患感冒等。特別是體弱多病的小朋友,則不宜盲目的進行“秋凍”,重點是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以便平安度過“多事之秋”和嚴寒的冬季。
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秋季寶寶“凍凍”更健康
快速回復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(lián)網清理整頓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:4406043013581公安機關備案號: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    版權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 中國互聯(lián)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:kf@mama.cn
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