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宮產結束后,產婦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,面對著剛出生的寶寶,母愛油然而生,產婦們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梯--為人母。 產后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,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。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、吸氧管的不適、心電監(jiān)護的袖帶纏繞,后背還有鎮(zhèn)痛泵。孩子出生后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,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,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,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,以盡快恢復體力。產后還要多翻身,促進盡早排氣,也要盡早進食,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。 產后第2天 產后第2天拔除導尿管后,要盡快活動,可以先坐起,再在床邊活動,再下地活動。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,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(huán),發(fā)生下肢深部靜脈炎。當鎮(zhèn)痛泵取走后,傷口會有疼痛的感覺,孩子吮吸RF時會有zg收縮疼痛,這些疼痛對于沒有經歷產程的剖宮產產婦來說就覺得很疼了,一定要咬咬牙挺過來。孩子吃奶時的宮縮疼就像是平時來月經時的輕微痛經一樣,是可以忍受的,只有這樣的收縮才促使zg由一個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縮小成孕前的大小。產后會有褥汗,這是孕期體內貯存的水分在產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體外,不要以為是體虛出的虛汗。每天都要換衣服,以保證身體清潔。護士會幫助產婦進行外陰清洗,保持外陰清潔。產后前兩天還需要輸液,以補充術中的損失和手術后不能盡快進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;醫(yī)生還會給予產婦抗生素,以預防感染。 產后第3天 第3天產婦基本就適應了宮縮的疼痛,這時醫(yī)生會給傷口換藥,可能會有小的不適。醫(yī)生會查看傷口有無滲血,有無紅腫發(fā)炎,了解傷口愈合情況,出院后可以用復方金花油幫助傷口更快愈合,這樣更有利于恢復,畢竟傷口沒愈合好,對產婦是很大的負擔。最重要的是這時開始漲奶(一般產后24~48小時就開始漲奶),需要產婦咬牙挺過這一關,可通過RF按摩疏通乳管,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。 一般產后第3天就可以在溫暖的屋子里洗洗頭,擦擦身子,并將頭發(fā)用熱風吹干。一周時可以在溫暖的浴室里洗洗澡,但要注意保護好傷口。產后每天要刷牙,保護好牙齒。 傷口復原 說到剖宮產的傷口,現在各醫(yī)院已經普遍采取下腹橫切口,同時使用可吸收線埋藏縫合,或使用皮膚拉鏈、皮膚凝膠黏合等方法,盡量讓產婦的腹部皮膚損傷小、瘢痕小。腹部傷口一般7天就愈合了,皮膚中的可吸收線在90天時就完全看不見了。由于下腹橫切口切斷了下腹部的皮神經,因此下腹部切口周圍皮膚在幾年之內都沒有什么感覺,木木的,這是因為神經的恢復是很慢的。下腹部的切口在術后的一年半之內都會是一種慢性炎癥的過程,表現為粉紅的一條,并隆起于皮膚,大約一年半之后就會變成白色的平坦的瘢痕了。有些醫(yī)生技術很好,且產婦皮膚不是瘢痕體質,切口幾乎看不出來;如果產婦屬瘢痕體質,就會出現粗粗的一條棱?,F在產后康復技術很發(fā)達,瘢痕體質的產婦可以盡早做皮膚護理,消除瘢痕。 產后的防護措施 1、手術后刀口的痂不要過早地揭,過早硬行揭痂會把尚停留在修復階段表皮細胞帶走,甚至撕脫真皮組織,并刺激傷口出現刺癢。 2、涂抹一些外用藥如膚輕松、去炎松、地塞米松等用于止癢。 3、避免陽光照射,防止紫外線刺激形成色素沉著。 4、改善飲食,多吃水果,雞蛋、瘦肉、肉皮等富含維生素C、E以及人必需氨基酸的食物.這些食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表皮代謝功能.切忌吃辣椒,蔥蒜等激性食物。
5、保持疤痕處的清潔衛(wèi)生,及時擦去汗液,不要用手搔抓,用衣服摩擦疤痕或用水燙洗的方法止癢,以免加劇局部刺激,促使結締組織炎性反應,引起進一步刺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