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媽米
- 95
- 經驗值
- 47
- 在線時間
- 4小時
- 昵稱
-
- 寶寶生日
-
- 注冊時間
- 2014-8-20
- 帖子
- 34
- 閱讀權限
- 10
- 積分
- 51
- 精華
- 0
- UID
- 17227452
  
- 寶寶生日
-
- 帖子
- 34
|
小寶寶能給家人帶來無盡的歡喜,但如果寶寶成長很慢,或者是偏食、厭食、消化不良、營養(yǎng)不良,這可是讓家長最頭痛不已的事情了。一種傳統的小兒推拿術——捏脊,治療小兒疳積、消化不良、厭食、腹瀉、嘔吐、便秘、咳喘、夜啼、易感冒等小兒常見病效果顯著。
傳統捏脊法,幫孩子增加10公斤體重
記者近日在上海康堯養(yǎng)生草堂看到,一個出生80多天的小寶寶,身體非常消瘦。據了解,這位小寶寶出生時體重有3公斤重,但他在出生時因肺部感染,后來還反反復復患上了肺炎,治療了很長一段時間。小寶寶從出生時開始飲食量就很小,每頓只能吃10~20毫升牛奶,而且一直沒有增加,身體嚴重營養(yǎng)不良,以至于小寶寶出生了80多天,體重也只有3.5公斤多。接到這位從外院轉來的小病號后,根據其具體情況,上??祱蝠B(yǎng)生草堂王醫(yī)生采用了一種傳統的小兒推拿方法——捏脊,來給這位小寶寶治療,改善其身體狀況。
還有一位去年底從外地轉來上??祱蝠B(yǎng)生草堂的8歲小男孩。這位小男孩生病后只剩下十多公斤重,當時全身關節(jié)僵直,根本無法坐立。不少人都認為小男孩無法生存下來,但經過半年多的捏脊等綜合治療后,小男孩的體重增加到了20多公斤,關節(jié)也松了很多,在母親的輔助下,已經能坐起來。
捏脊要空腹,差體質者時間不宜太長
上海康堯養(yǎng)生草堂王醫(yī)生告訴記者,捏脊療法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,是屬于傳統小兒推拿術的一種。捏脊療法就是連續(xù)捏拿脊柱部肌膚,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。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兩旁,脊柱在背部的正中,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,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,經絡穴位有風府、大椎、腰俞、至陽、命門、腰陽關、背俞穴等。通過捏脊刺激這些穴位,可以起到通經活絡、調和氣血、平衡陰陽及調整臟腑的治療作用。
用捏脊療法治療小兒疳積、消化不良、厭食、腹瀉、嘔吐、便秘、咳喘、夜啼厭食、易感冒等小兒常見病,效果顯著。而且捏脊療法不打針,不吃藥,深受患兒父母的歡迎。
王醫(yī)生說,捏脊療法要根據患兒的病情,采用不同手法、不同的時間,有些需捏10多分鐘,有些只需幾分鐘就夠了。一般來說,患兒除采用捏脊療法外,還會進行其他的綜合治療,以促使患兒能盡快恢復健康。
王醫(yī)生表示,捏脊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,飯后不宜立即捏拿,需休息2小時后再進行。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,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,以3~5分鐘為宜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