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 go 回復數(shù): 5 | 瀏覽數(shù): 609 |倒序瀏覽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1#
發(fā)表于 2011-11-8 17:41 |只看該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發(fā)短消息 | 加為好友 | 字體大小: tT
秋季腹瀉,是指入秋后集中發(fā)生的腹瀉,通常9月起發(fā)病增多,6個月-3歲的兒童最易感染;其中以2歲以下嬰幼兒多見,且年齡越小,癥狀越重,通常伴有流涕、咳嗽、發(fā)熱等感冒癥狀;大多患兒發(fā)病當日即出現(xiàn)頻繁嘔吐,然后開始解水樣或蛋花樣大便,呈噴射狀,無特殊腥味及黏液膿血;24小時內腹瀉,少則一天數(shù)次至數(shù)十次。
  造成秋季腹瀉的原因為病毒感染所致,主要禍首病原體主要為輪狀病毒、其次有腸道病毒(包括柯薩奇病毒、??刹《?、腸道腺病毒),諾瓦克病毒、冠狀病毒、星狀和杯狀病毒等。秋季腹瀉具有高度傳染性,一年四季都會發(fā)生,而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,而取名“秋季腹瀉”。該病在我國各地均有流行。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秋季腹瀉是病毒性感染,有自限病程,約為一周時間,現(xiàn)今的治療手段僅是不同程度的改善癥狀,縮短病程和減少并發(fā)癥的作用。治療一般不使用抗生素,應該合理調整飲食,預防和糾正脫水(口服補液鹽,必要時需予以靜脈補液),選用微生態(tài)制劑(如媽咪愛、培菲康等)及胃腸黏膜保護劑(如思密達等);加強護理,預防并發(fā)癥。
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腹瀉期間日常建議
  一、注意飲食及生活調護:
  1、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(yǎng),可給以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。
  2、小嬰兒鼓勵母乳喂養(yǎng),適時斷奶,斷奶不宜在乳兒不適之時。
  3、一般不宜進食寒涼、生冷、肥膩之品。
  4、注意氣候變化,適當增減衣著,避免著涼與過熱。
  5、居室保持清潔衛(wèi)生,空氣流暢,保持安靜。
  6、注意前后二陰的清潔衛(wèi)生,大便后宜用溫開水清洗前后二陰。肛周潮紅者可涂金黃膏或氧化鋅油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二、飲食處方:
  可以作為秋季腹瀉飲食治療的藥材和食品有:葛根、苡仁、淮山、扁豆、木棉花、銀花、茯苓、白術、布渣葉、山楂、神曲、馬齒莧、芡實、谷芽、麥芽、無花果、雞內金、蒼術、陳皮、茶葉、藿香、砂仁、茉莉花。
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食療方可用:
  1、將蘋果一個洗凈,置瓷缸中(不加水),隔水煮至熟爛,或置籠中蒸熟。熟后去果皮,飲其汁。能食者,并食其果肉,量不拘。每日早晚各一次,每次服用一個。主治小兒傷食泄瀉,食欲不振。
  2、薏苡仁15g,焦山楂15g與粳米共煮成稠粥,有健脾清熱理濕,消食化滯散瘀作用。主治小兒食積濕盛腹瀉。
  3、鮮馬齒莧粥:鮮馬齒莧50g、粳米50g。將馬齒莧洗凈去根,切碎,與粳米同入砂鍋,加水800-1000ml煮成菜粥,早晚餐,溫熱頓服。治療熱瀉。
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秋季腹瀉有高度傳染性,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。
  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應注意個人公共衛(wèi)生,家長應避免帶小兒到人多的公眾場所,避免接觸病兒,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防止病從口入;小兒使用的玩具和能夠觸摸到的物件要勤清潔,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,家長在喂孩子吃奶或吃飯前也要注意手部衛(wèi)生。兒童不要吃生冷食品。同時要防止著涼,避免免疫力下降后病毒乘虛而入。
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兒童秋季腹瀉食療方
快速回復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(lián)網清理整頓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:4406043013581公安機關備案號: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    版權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 中國互聯(lián)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:kf@mama.cn

回頂部